关于社区治理,听听“菊小萌”怎么说 —菊园新区儿童议事会代表模拟参与政协提案的教育实践
“一米”看社区,民主伴成长。国庆前夕菊园新区儿童议事会特邀区政协委员、辖区科研院所人才担任指导员,开展模拟参与政协提案教育实践活动,国庆期间通过微信群、视频会议等形式,进行社区治理情况调研、问题讨论、提案酝酿的实践,历时半个月酝酿形成了四个儿童提案。
提案一《智慧邻里互助系统——基于“城市社区下的乡村大院”文化思维的社区发展方案 》
金昊霖、张清越、李浚硕3位代表在光机所向世清教授指导下,围绕“邻里互助美好家园建设”,从孩子日常生活故事分享入手,提出了在楼道里建立智能互助系统,搭建邻里沟通互助平台。如在楼栋防盗门呼叫器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展,增加网络接收、智能互动联动、录音摄像、记忆存储、触屏操作、声光报警等功能,为楼里的老人、孩子、上班族及时提供多样、暖心的交流、分享、互助互动途径,有效增进社区邻里关系,提升“家”的温暖,提高社区治理水平。
提案二《关于改进社区垃圾房脏乱、味道大问题的提案》
王梓晨、敖馨予、来熙淳、季琬淇、杨漫頔等5位代表在硅酸盐科研人才肖雨昕指导下,围绕“提升社区环境整洁”,开展了“如何净化垃圾房的异味和实现垃圾的有氧分解并最小化异味”讨论。孩子们在查阅、咨询、请教、收集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思考,认真设计心中的垃圾桶并整理意见建议。提出了给垃圾桶赋予垃圾识别功能、垃圾存量报警功能、对不同垃圾的初步处理功能;提出了给垃圾转运车赋予自动清洗消毒的功能、与垃圾桶的交互功能、分类垃圾转运的功能;提出了美丽智能垃圾房阻碍丢垃圾的破窗效应,如给垃圾房顶附加太阳能板,为智能垃圾桶和垃圾房提供运行动力,以及安装紫外线灯,灭蚊虫灯等设备。
提案三《关于在社区内修建一条儿童专用自行车道的提案》。
程羿川、居雪炎、邵陈欢、胡梦榛和李嘉欣等5位代表在政协委员丁大良指导下,围绕“优化社区空间功能”,提出了可以参考“公交车专用车道”,在小区修建一条儿童自行车专用车道,如在上下班高峰时,儿童专用车道,可以通行机动车,在休息日时,儿童放假时以儿童车辆为主;提出了对小区建筑物和绿植遮挡视线导致盲区,可设置行驶速度限制,红外线传感器设置,防止来车相撞,以及加强宣传在人们意识里建造一条安全的“儿童专用自行车道”。
提案四《关于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建议》
吉添豪、侯宥希、叶俊泰、吴雨洋和陈子妍等5位代表在政协委员刘宏佳指导下,围绕“常态化做好小区垃圾分类”开展讨论,孩子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,提出了探索智能化垃圾分类,如智能投放点配有监控摄像头、在垃圾箱上装一个二维码、完善积分奖励激励措施等。
儿童议事从生活细微处入手,从小培养儿童关心周围事、身边人,帮助儿童在参与社会治理议事中树立小小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据悉,儿童议事会代表酝酿的提案,将通过菊园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专班,流转给菊园新区相关网格和职能部门。有关部门将通过召开民主议事会,做好提案研究和办理工作。